查看原文
其他

珠三角“前世今生”之村落历史文化考察——记勒中历史精品小组到南海简村社会实践

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亲身的去体会过,才能更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意义。5月26日,我校历史精品课程小组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练梓颖老师带队,特邀中山大学历史系明清史方向研究生作为本次田野调查的指导老师。活动当天,一行人参观了陈启沅纪念馆、探访了西樵山脚下的简村,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了解珠三角的地方民间信仰、宗族传承、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

走访路线图(上方块状为居民所生产的鱼塘)

作为简村村落文化的集中地,我们第一站参观了陈启沅纪念馆,期间恰逢维修,但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却受到管理人员热情的接待。陈启沅纪念馆原为绮亭陈公祠,是陈启沅为祭祀其继祖父而修建的,1994年开始时南海市政府把祠堂改建为陈启沅纪念馆介绍陈启沅生平及珠三角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后,我们还走访了简村的冼氏和陈氏居民,参观了他们所祭祀的东社、西社、南社、岗头社和北帝庙。

参观陈启沅纪念馆

中大历史系明清史方向研究生讲解机器模型

走访居民

采访陈氏居民

采访叶氏居民

采访冼氏居民

寻找社稷

南社

西社

兴贤社

东社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近代简村,陈氏家族通过凝聚家族力量共同建设北帝庙。北帝庙位于简村村口位置,因为当时当地的居民以缫丝为业,村口的丁字涌是丝织品运输的最主要通道,因此,陈氏家族把北帝庙建于村口一方面是保佑航运平安,另一方面是通过每年三月三统筹村祭祀活动等,确立陈氏家族的地方话语权。

北帝庙

在考察北帝庙时,学生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北帝庙由河南伍氏家族捐赠修建。而这里的河南并非现今的河南,珠三角明清时期的文献中的河南一般指广州的河南(即现今广州海珠区),知道这点就不难联想到这个河南伍氏就是与简村有丝织品生意合作的广州十三行伍氏家族。十三行指的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留下唯一对外贸易的商行总称,所有对外出口商品均需通过十三行售出。伍氏家族希望通过捐建北帝庙建立起与陈氏家族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北帝庙的庙宇形制和布置看上去很像官府衙门,这其实是体现了国家行政的一个再现,简村通过北帝信仰试图融入国家体制。 

考察北帝庙

解读碑刻

北帝庙讲解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对珠三角地区的民间信仰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民间通过信仰的方式认识地方如何融入国家,如何通过信仰整合宗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期待历史精品课程小组下一次社会实践,也期待你加入历史精品课程


供稿:练梓颖

摄影:孔晓刚

审稿:谢志红、廖令洁

编辑:高会

审核:杨月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往期回顾

勒中筑梦MV|北师大思维创新班

党支部换届|民主生活会|“两学一做”教育课

领导关怀|教学交流|德育科研|名师风采

家庭教育讲座|心连心|家委会成立

团&校运会|成人礼|社工站|心理团辅活动

邮局活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合唱比赛


SELECTION 近期精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